说到裁员赔偿,估计不少打工人心里都有数。按照咱们熟悉的法律规定,一般裁员赔偿也就是N、N+1或者2N。简单解释一下,这个“N”就是员工在公司待的年数。比如说在公司干了3年,那裁员的时候,运气好能拿到6个月工资,正常情况也就是3个月工资。可再看看微软这“N+8”,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!
其实早有苗头不对劲儿。4月22号就有风声传出来,说微软开始狠抓员工绩效,对那些绩效不达标员工的处理力度越来越大。这也不只是微软一家在变,过去这一年,科技圈里好多公司都开始收紧管理。以前大家都想着法子宠员工,又是丰厚福利又是轻松氛围,现在全变成了和效率、绩效挂钩的裁员制度,这转变真是让人唏嘘啊!
为啥微软突然下这么大手笔裁员呢?这里面门道可不少。这几年微软在AI上砸了不少钱,一心盼着能大赚一笔,结果呢,技术带来的收益远远没达到预期。就说AI客服吧,已经顶替了好多人工岗位,为了腾出手继续搞AI研发,优化人力结构,裁员也就成了无奈之举。而且,微软在中国市场也不好混。国内科技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,竞争越来越激烈,业务增长没以前那么容易了,收缩非核心业务、聚焦高利润领域就成了必选项。还有政策方面,美国那边出了行政令。限制和特定国家涉及敏感数据的交易,微软得遵守规定,在华的一些业务,尤其是涉及跨境数据流动的,都受到了冲击,团队被裁撤也是没办法的事儿。
其实放眼全球科技行业,从2024年开始就刮起了裁员大风。谷歌、特斯拉、英特尔这些大公司,前前后后加起来裁了超过40万人!微软也早就有计划,2025年还打算再裁1万到1.5万人,上海分部的调整,只是这一大盘棋里的一小部分。被裁的员工们,尤其是35岁往上的,虽然拿到了一笔不少的赔偿金,可接下来找工作也是个大难题。现在就业市场这么卷,他们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回头看看国内,好多企业裁员的时候,变着法儿地不想给赔偿。打工人能拿到N或者N+1的赔偿,都得谢天谢地了。再对比微软这“N+8”,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。这事儿也让人忍不住琢磨,中外企业在对待员工、处理裁员的方式上,差别咋就这么大呢?这背后反映出来的职场环境、企业责任,真的太值得好好想想了!
喜欢的话点个关注
微软资讯推荐
win10系统推荐